2006年9月1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五版:人物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这位老总不冷漠
本报记者 陈卓 文/摄

  帮教像做企业一样
  “短短几个月时间,让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当我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激动得掉下了眼泪。”
  小广(化名)是一名归正人员,之前一直找不到工作,后来经人介绍到一家企业打工后,却发现不少员工都躲着他,心里很苦闷。没多久,因为“没有亲切感”,他辞职不干了。经过慈溪长河镇司法所的牵头,小广来到了当地的安置帮教基地——慈溪市振成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成公司)。一到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到了公司后应总亲自见我,不仅和我讲人生的道路该如何把握,还告诉我公司办帮教基地的目的——献出爱心让帮教人员感到社会的温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车间主任无微不至的辅导和培训,车间同事的友好和关心,让小广重拾生活自信并决定留下来。
  小广说的“应总”,就是振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应成钊。从1996年到2004年,应成钊连续9年被评为慈溪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同时他也是慈溪市人大代表。
  “这并不难,就像做企业一样认真地去做,一定能做好。”运作着目前国内最大的自钻自攻螺丝生产基地的应成钊,非常自信能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你这是没事找事呀。”
  “你自己不怕被‘感染’了?”刚开始的时候,有朋友挺担心的。
  “我不怕。”应成钊觉得,这和企业规模、生意大小、钱财多少都是两码事。“既然政府那么信任我,我也有这个能力,那就做了,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2003年5月初,振成公司被慈溪市司法局批准成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基地。
  2003年底,振成公司成为慈溪市规范化安置帮教基地和省级指定规范化安置帮教基地;2004年,省司法厅有关领导先后两次到该基地进行调研指导。
  至今,振成公司已经落实安置了10名归正人员,均没有重新违法犯罪。

  充满温情的大家庭
  在落实这些归正人员之前,应成钊多次召开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骨干会议,认真学习帮教安置的文件和典型事例。他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公司的员工大会。“希望所有员工都能从心底关心这些归正人员。人都会犯错误,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应成钊认为,归正人员往往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重新踏上社会又特别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所以,公司决定对他们在经济上开“小灶”:男工每天补助5元,女工每天补助3元,家庭有特殊困难者再给予补助。
  大伙儿看得出,最近小明(化名)的情绪波动挺大。应成钊一过问,原来归正后,小明的踏实勤奋赢得了女朋友的芳心,两人准备结婚了,可最后还差那么八九千元钱。
  “那你和女朋友一起到我这里来一趟吧。”
  应成钊当面把这笔钱交给了小明。“希望你们将来彼此信任,能好好地过日子。”
  应成钊认为,虽然钱不算很多,但都要用在刀口上。他告诉小明,这钱算是“借”给他的,每个月会象征性地从他工资里扣除一小部分。“在这个时候给他钱,不是让他觉得钱来得容易,而是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帮助了他,希望他将来懂得回报社会。”
  阿芳(化名)归正后,在振成公司一直安心工作,可有段时间情绪低落,工作没信心。原来,信用社贷款到期了,还有一些人前来讨债。应成钊找阿芳了解情况后,决定公司先出钱帮助她还清信用社贷款和一小部分债务。
  生活有了奔头,阿芳工作非常卖力。
  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有了心事。原来,丈夫身体不好,女儿也大了,她很怕女儿在外面学坏了。
  阿芳问应成钊,原来向公司借的钱,是否可以再拖一年左右还。应成钊爽快地答应了。“让你女儿好好工作,现在的工作如果不好,那就让她到我们公司来上班吧。”
  阿芳听着,很高兴。“工作上辛苦点不要紧,就是最好能把我安排在能多挣点钱的岗位上。”应成钊也答应了。
  “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公司和应总对我的关怀。”阿芳感激地说。

  十帮一变成一帮十
  公司专门成立了基地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应成钊任组长,企业党支部委员任副组长,公司办公室、保管科、工会4位主要领导按3:1落实帮教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凡进入基地工作的归正人员,都应如实向基地管理机构陈述过去的罪错、改造期间的表现及今后的打算和决心。应成钊说,每一个新进公司的归正人员,他都会主动找其聊天。“就两个人,彼此信任,什么话都能说。”从这个聊天中,应成钊更加了解了归正人员:当年怎样的一念之差,后来如何地积极改造,如今家庭的大致情况和困难;归正人员也更加了解了振成公司:老总是怎样一个人,在这里工作需要遵守怎样的制度,最重要的是,在重新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他能切身感受到平等的待遇和重新开始的希望。
  小本(化名)在服刑之前有五金和大车床工技术,也具备高中文化水平,根据他的专业和特点优势,公司为他安排了五金工种。他本人也虚心好学,几个月下来,同车间的员工都对他评价很好。公司还对他进行相应培训,如今他已经通过考核提升成为公司的统计员,薪水也加了级。
  应成钊了解到,在和其他归正人员碰面的时候,振成公司帮教基地的员工总会“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只要踏实勤奋,就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就会有新的生活。“你看我,现在很好,你也赶紧找份好工作吧。”
  应成钊认为,如果能帮助一个归正人员,这个归正人员又能带动帮助10个归正人员,这积累起来的能量将是不可忽视的。